1989年份
经济增速虽未达到前几年的高水平,但总体实际增长3.5%,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。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,主要是美国、加拿大和英国录得比前一年更低的增长率。1980年代初,全球增长中心出现了明显的转移。阈值国家或(根据联合国的术语)的“中等收入国家”(如新加坡、香港、中华民国(台湾)和韩国)成为竞争对手的传统工业化国家在全球市场质量产品,便宜的基础上准备好技术,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(纺织品,电子文章,服装等)。188彩票
虽然国际环境并没有提供最佳的外围条件下,德国经济仍设法再次提高其经济的资产负债表,在实质增长4%,增加其国内生产总值(GDP)。德国联邦银行确定的原因,这种强劲增长躺在“国外需求的急剧膨胀”,有利于“欧洲伙伴国之间不间断的动态增长”和国内投资的增长。这种健康的经济也反映在从第二产业的结果:行业8.7%增加了整体销售,早就一直在增加的生产就业人数和企业破产数量下降。除了少数行业,如采矿业,服装业和造船业,所有工业部门看到他们的利润上升。随着美国和法国的主要客户,工程机械记录在销售的9.6%的增长率。在化工行业,在其销售额实现了7.4%的总体增长,业务涉及塑料,涂料,油漆,化妆品和工业化学品成为特别的利润。